• English
  • 0755-8284-1888
资讯动态
News dynamic
首页 > 资讯动态 > 大众乐评
资讯动态
News dynamic
大众评乐:原汁古乐《唐璜》与辉煌克利夫兰交响
2019/04/10    来源:文/辜晓进

  与去年深交版《唐璜》相比,4月1日在深圳音乐厅上演的德国弗莱堡巴洛克古乐团的版本,乐队规模小了许多,但却更有个性。例如演员的装束和故事的语境更加现代化。无论是穿便西服的男一号唐璜还是着棕色镂花连衣裙的女一号安娜,以及戴鸭舌帽的男二号莱波雷洛和上场的其他演员,都仿佛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民众。最具象征意义和古代神话色彩的石像,也完全是现代人装扮。女三号唐娜·埃尔维拉甚至拿着手机上场。以现代装扮讲述古代歌剧故事,是西方多年来的流行做法,但让手机这样毫无作用的道具出现,无非是想拉近歌剧故事与当代观众的距离。

 

  最大的个性当然是古乐团。回归古乐,也是近年西方乐坛的一股潮流,但此次来访的弗莱堡巴洛克古乐团显然不是追逐潮流的产物。成立32年来,该乐团一直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挖掘与创新,获得无数音乐大奖。指挥勒内·雅各布斯则是古典歌剧的指挥大师,尤善演绎莫扎特作品,迄今已录制过200 多个音乐专辑。其中《费加罗的婚礼》曾获 2005 年格莱美最佳歌剧奖。如此搭配,便为此次演出的高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了一下,乐团连指挥在内不到50人,虽比《唐璜》首演时24人的乐队规模大了一倍,却是当今古乐团的标配编制。经过浪漫主义音乐洗礼和被大编制宠坏了的听众耳朵,早已不习惯小乐队演绎的大歌剧了。但这个古乐团在乐器选择和演奏方式上,仍遵循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传统。

 

  以乐器选择论,除了羽管键琴和古代形态的曼陀铃,乐团三把低音提琴及配弓全部采用巴洛克时期的五弦低音提琴,演奏员持弓的手法也循古例,掌心向左(有点像中国的二胡演奏持弓)。圆号声部则全部采用看上去弯弯曲曲的“自然号”。木管声部至少从外形上看不到闪闪发光的金属外壳,应该是全部采用了木质乐器。该声部的乐器本来都是木质,所以被称为木管声部,是19 世纪后才部分改为金属乐器的。至于弦乐器是否都用了羊肠弦,不得而知。中场休息时我曾和深圳广播电台的著名烧友邬运河讨论此事,他坚信是用了羊肠弦的。

 

  以演奏方式论,提琴家族的演奏都很少揉弦,使得音色更加纯净和本真。我特别注意到,小提琴乐手们的持弓部位都做了前置处理,即远离弓根和马尾库。这也是很多古乐团采用的演奏技法。这种技法对琴弓的控制更加灵敏,声音也更加柔和,莫扎特时期的琴弓就比现在的短。但这会对音量和音色变化造成一定的损失。

 

  在雅各布斯的指挥下,这个乐队配合默契,层次细腻,既有古乐团特有的柔美与庄重,也不乏令人为之一振的爆发力。两把小号和四把圆号在这样的配器中举足轻重。小提琴声部在女首席的带领下表现尤为出色。表演过程也屡见创新亮点。如两把小提琴中途分居舞台两侧站立演奏,“石像”从观众席走上台,曼陀铃在前台与歌唱演员互动等。

 

  与这样纯粹的古乐团相匹配的,是阵容较为强大的歌唱家队伍。第一个上场的男二号莱波雷洛就先声夺人,其低音男中音的嗓音宽阔雄浑,颇具感染力。由加拿大歌唱家罗伯特·格莱多扮演的这个角色,幽默恣肆,常常随意倒下或翻滚,声音却始终保持高水准。唐璜的男中音也挺不错,特别是挪威歌唱家高挑俊朗的扮相很符合剧情要求,表演也很到位。但与男二号相比,声音便略觉不足。演出前深圳音乐厅发出通知,该角色原来的扮演者“艺术家安德烈·舒恩因身体原因无法参演本场演出,现改为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翰尼斯·威瑟尔”。

 

  《唐璜》的女角色戏份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唐璜的受害者。按出场先后,就定安娜为女一号吧。其扮演者匈牙利女高音歌唱家波丽娜·帕兹蒂斯卡唱功了得,音质柔和,音域宽广,音量宏大。女二号唐娜·埃尔维拉的高音如泛音般纯净明亮,是我特别喜欢的女高音音色。女三号由主要角色中唯一的亚裔尹善海扮演,其音量略欠而音质优美,表演活泼,角色意识强烈。

 

  演出当晚,我在一个烧友群里冒昧为所有角色排了个序:男2、女1、男1、男3、女2、男4、女3,竟得到大多数烧友的赞同。一笑。

 

  4月2日是期待已久的美国克利夫兰管弦乐团首访深圳的第一场音乐会。这个百年乐团位列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特别是在乔治·塞尔和洛林·马泽尔两任大师的接力掌管下,乐团水准获得很大提升,一直享有世界级声誉。乐团灌制的很多唱片都是古典发烧友必藏经典。此次该乐团以近百人的庞大阵容亮相,赢得烧友们一致赞叹。

 

  首场曲目,上半场是普罗科菲耶夫《第三交响曲》。此曲在国内较少上演,却是普氏交响乐之精华。克利夫兰乐团在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的指挥下,以恢弘的气势表现出此曲特有的强大戏剧张力。无论是尖锐喧嚣的不谐和和声,还是此起彼伏的弦乐滑音,或是轻巧诙谐的声部轮奏,无不展示乐队优良的整体素质。下半场是乐迷们孰知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乐队典雅而器宇轩昂的气质展现无遗。

 

  乐团最后慷慨加演两曲,都与中国有关:一为叶小纲的《平湖秋月》,二为约翰·施特劳斯的超短小品《中国人加洛普》。前者中间一段首席小提琴领奏,中国味儿十足。后者虽只有一分多钟,但热烈欢快,与现场气氛十分契合。

 

  近年因种种原因,美国东部几大名团如费城、芝加哥等似都在退步,克利夫兰却仍保持旺盛势头,令人惊喜。

 

该篇乐评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深圳音乐厅观点。

 

  • Address /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一路2016号
  • E-MAIL / szyyt@shenzhenconcerthall.com
Copyright © 深圳音乐厅2019 粤ICP备05008197号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ancheer
票务热线:0755-8284-1888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