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
- 演出:林大叶、爱文德•加尔伯格•詹森、约瑟夫•什帕切克、余乐、奥尔加•佩列佳特科、赵聪
- 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
- 时间:2024年09月14日 ( 星期六) 20:00
- 地点: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
- 票价:880(VIP)、680、580、480、380、280、180、80元
说明:
- 1.2米以上或6周岁以上儿童凭票入场,其他儿童谢绝入场。出于安全考虑,建议家长勿单独让儿童独自一人入场观演。
- 演出门票一旦售出,不得退换。门票请妥善保管,遗失不补。 喜乐会会员网上购票九五折优惠。
- 项目简介
- 演出曲目
优惠活动:
1、参与深圳音乐厅喜乐会会员购票折扣九五折;
2、套票折扣(仅限在深圳音乐厅现场购买,最低票价不参加活动):同时购买两场“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演出,享受7.5折优惠;同时购买三场或三场以上,享受7折优惠。
林大叶/指挥
LIN Daye/Conductor
LIN Daye/Conductor
林大叶,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无锡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团特邀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深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以及上海市级创新团队“一流乐队人才培养与实践”骨干成员。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及上海青年联合会委员,并荣获2020年和2022年贺绿汀艺术成果奖、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表演艺术家、2012年第六届乔治·索尔第国际指挥大赛冠军等殊荣。在2023年,他更是被授予深圳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
林大叶出生于1980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教育家徐新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张国勇教授,以及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克里斯蒂安·爱华德教授,获德国最高演奏家文凭。2009年起,他担任杭州爱乐乐团驻团指挥。2010年至2015年,任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期间多次参与国内外巡演。2012年,林大叶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乔治·索尔第爵士国际指挥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同年他还荣获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突出贡献奖”。
2015年9月,林大叶返回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现任作曲指挥系教授。
2016年5月,他正式担任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此后,每年均率深圳交响乐团开展国内外交流演出。林大叶还频繁受邀指挥国内外知名乐团,广受好评。2024年3月,他率领深圳交响乐团赴英国巡演,获得了乐评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成绩斐然。
爱文德·加尔伯格·詹森/指挥
Eivind Gullberg Jensen/Conductor
爱文德·加尔伯格·詹森无论是在音乐会舞台上还是在歌剧院内,都同样得心应手。他自2021年起担任卑尔根国家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并从2022/23音乐季开始担任北荷兰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作为一位经验丰富、曲目广泛的指挥家,他曾在NDR电台爱乐乐团担任首席指挥五年,以其深厚的音乐造诣和洞察力而闻名。
在2023/24音乐季,加尔伯格·詹森将与小提琴家瓦莱里·索科洛夫一起亮相蒙特卡洛爱乐乐团,并将指挥马尔默交响乐团、挪威广播交响乐团、NDR电台爱乐乐团和卢瓦尔大区国家管弦乐团。他将继续与丹麦皇家歌剧院合作,指挥莫扎特的《魔笛》,并保持其在卑尔根国家歌剧院的艺术总监的崇高地位。他也将继续他在北荷兰交响乐团的第二个音乐季,其中包括卡米特·法德尔的世界首演小提琴协奏曲,由彼得·范·洛恩担任独奏。
加尔伯格·詹森曾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和德国的WDR交响乐团,伦敦的爱乐管弦乐团,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皇家斯德哥尔摩和荷兰广播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和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在最近的音乐季中,他首次在北美亮相,与魁北克交响乐团合作,并在犹他交响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明尼苏达和俄勒冈交响乐团登场。他还回到了哥本哈根爱乐乐团、克里斯蒂安桑交响乐团、哥德堡交响乐团和奥胡斯交响乐团。
爱文德·加尔伯格·詹森曾在斯德哥尔摩师从约尔马·帕努拉学习指挥,并在维也纳跟随利奥波德·哈格尔学习指挥。在此之前,他在挪威特隆赫姆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
约瑟夫·什帕切克/小提琴
Josef Špaček/Violin
约瑟夫·什帕切克因其非凡的演出色彩、自信而专注的舞台表现力、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音色而备受赞誉,并逐渐成为他这一代主要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对各种曲目的演奏展现了他 "惊人的艺术表现力"(《苏格兰人报》)和 "丰富而独特的音色"。(《每日电讯报》)。
他合作的乐团包括:巴黎管弦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圣马丁室内乐团、苏格兰室内乐团、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捷克爱乐乐团、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等。
与他合作的指挥家有如:雅各布·赫鲁萨(Jakub Hrůša)、谢米扬·毕契科夫(Semyon Bychkov)、曼弗雷德·霍内克(Manfred Honeck)、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托马斯·阿德斯(Thomas Adès)、克里斯托弗·乌尔班斯基(Krzysztof Urbańsk)等。
约瑟夫·什帕切克在纽约茱莉亚学院时,师从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就读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时跟随名师艾达·卡瓦费恩(Ida Kavafian)和杰米·拉雷多( Jaime Laredo)学习;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时求教于雅罗斯拉夫门下。他曾参加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荣获奖项,此外还获得过众多国际著名比赛头奖如:新西兰迈克·希尔国际小提琴比赛、丹麦卡尔尼尔森国际小提琴比赛以及纽约国际青年音乐家大赛。
他是捷克爱乐乐团历史上最年轻的小提琴首席。2016年1月,捷克爱乐授予他“Associate Artist”称号,于2019/2020乐季结束后离开乐团,全身心投入到独奏家的职业生涯中。
余乐/马林巴
YU Le/Marimba
余乐,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打击乐部门总监、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学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他是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打击乐演奏家,曾是英国杰出人才计划专家,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使,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中国青年公益艺术家”。2020年,余乐成为了首批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授予副院士(Associate Member)荣誉的音乐家。
余乐教授是第一位以打击乐演奏家身份获得英国皇家联盟音乐大奖赛冠军的演奏家,他曾受邀在伦敦南岸中心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为英国皇室表演,并在众多国际比赛中获得大奖,例如第七届意大利国际打击乐比赛冠军、雅马哈欧洲音乐大奖赛冠军、中国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重奏金奖、世界铜管乐团大赛打击乐金奖、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打击乐比赛第一名、协奏曲比赛第一名等。此外余乐教授还是英国柏宁集团(Park Lane Group)青年艺术家计划的冠军。
作为世界舞台上著名的打击乐演奏家,余乐教授从2012年开始与世界众多交响乐团开始合作协奏曲,包括瑞士琉森交响乐团、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墨西哥节日乐团、曼彻斯特小交响乐团、BBC爱乐乐团、布里奇霍斯铜管乐团、2016世界打击乐团独奏家、北京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西安交响乐团、沈阳交响乐团、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乐团。
奥尔加·佩列佳特科/女高音
Olga Peretyatko/Soprano
奥尔加是当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在普拉西多·多明戈的著名歌剧比赛中获奖后,国际声誉随之而来。自此,她成为几乎所有重要歌剧院、音乐厅和音乐节的常客,包括斯卡拉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皇家歌剧院考文特花园、莫斯科大剧院、大都会歌剧院、普罗旺斯艺术节、柏林爱乐乐团、香榭丽舍剧院、科隆剧院等。
独特的迷人嗓音和舞台魅力使佩列佳特科能够诠释从喜剧到悲剧的广泛歌剧角色。她与当代最著名的舞台导演和指挥家合作过,其中包括基里尔·佩特连科、祖宾·梅塔、瓦列里·捷杰耶夫、尤里·捷米尔卡诺夫、洛林·马泽尔、阿尔贝托·泽达、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德米特里·切尔尼亚科夫和罗伯特·勒帕吉。2009年在多伦多制作的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让她的明星地位得到了确认。
奥尔加在艾菲尔铁塔下为法国国庆庆典的演出吸引了60万名现场观众和数百万国际电视观众。她在索尼古典发行的六张专辑获得了广泛好评,并获得了众多著名奖项,包括2018年的OPUS Klassik奖、2015年的ECHO Klassik最佳独唱专辑奖和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协会的Franco Abbiati奖。
她最新的录音项目或许是她迄今为止最个人化和最不寻常的尝试。这张由传奇的俄罗斯唱片公司Melodiya制作的专辑献给她2021年1月出生的长女玛雅,收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3首摇篮曲,由奥尔加亲自挑选并以原语言演唱。
赵聪/琵琶
ZHAO Cong/Pipa
赵聪,中央民族乐团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青年作曲家,在国际古典乐坛享有盛誉。她以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多年来致力于琵琶艺术的世界推广。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和唯一,成为华人音乐家的杰出代表。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第十三届常委、文化艺术界别主任;中央和国家机关青联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琵琶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美国“国际世界音乐演奏大师”认证;国家艺术基金,CCTV民乐大赛、国际中国乐器大赛等多项比赛评委;首届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作曲家;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日特聘艺术家;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200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于北京大学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学习艺术管理。
先后出访过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等五十几个国家及地区。曾多次获得全国青年专业琵琶大赛“一等奖”;文化部“海外推广个人贡献奖”;美国圣荷西国际乐器大赛金奖。先后出版个人专辑《卡门》、《聆听中国》、《经典永恒》、《琵琶新语》,个人创作琵琶协奏曲《丝路飞天》、琵琶协奏曲《福吉天长》、琵琶组曲《乐鸣东方》。《聆听中国》成为Universal国际环球唱片公司历史上首张发行的中国民族器乐独奏专辑,先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个人设计的“背负式琵琶”获得国家专利;赵聪原创的琵琶独奏曲《丝路飞天》获得首届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优秀资助项目,在外媒评论《丝路飞天》是具有国际音乐语汇,充满力量的中国作品。
深圳交响乐团
Shenzhen Symphony Orchestra (SZSO)
深圳交响乐团(深交)成立于1982年,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走来。“追求一流,服务大众,演出、创作双轮驱动”是深圳交响乐团艺术建设的坚定理念。
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追求,成为国内外业界的一支劲旅,被公认为是中国最优秀职业交响乐团之一。乐团现任音乐总监是著名指挥家林大叶。
自1987年起,深交每年进行巡回演出,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及港澳台地区,出访美、欧、亚、非四大洲,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捷克、波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新加坡、印尼、韩国、泰国、印度、罗马尼亚、南非等国家成功演出,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1994年以来,深交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国际知名音乐节及音乐活动等,包括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演出、中国国际合唱节、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家大剧院艺术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音乐节、意大利米特费斯特音乐节、拉维罗瓦格纳音乐节、卡塞塔慈善音乐节、西西里岛贝利尼音乐节,法国第纳尔音乐节,罗马尼亚国际广播音乐节等,屡获成功。
深交非常重视民族交响乐的创作和推广,用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委约创作的《新时代交响序曲》《英雄颂》《我的祖国》《人文颂》《神州和乐》《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以及联合委约作品《灯塔》《千里江山》等受到了业界专家、听众和媒体多方好评。
深交将不断攀登交响乐艺术高峰,弘扬华夏文明,传播时代先进文化,为深圳以及大湾区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演出曲目
1. 安东·德沃夏克
狂欢节序曲(1891)
2. 莫里斯·拉威尔
《茨冈狂想曲》(1924)
约瑟夫·什帕切克/小提琴
3.叶小纲
《湾区鹤鸣》,为马林巴与乐队而作,作品104号(2024)
2024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委约作品(世界首演)
余乐/马林巴
林大叶/指挥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4. 叶小纲
“旱天雷”,选自《广东音乐组曲》作品51(2005)
5. 贾科莫·普契尼
“啊!我亲爱的爸爸”,选自《贾尼·斯基基》(1918)
查理·弗朗索瓦·古诺
“我要生活在幻梦中”,选自《罗密欧与朱丽叶》(1867)
奥尔加·佩列佳特科/女高音
6. 赵聪
琵琶协奏曲《丝路飞天》(2014)
赵聪/琵琶
7. 文森佐·贝利尼
“圣洁的女神”,选自《诺尔玛》(1831)
乔治·格什温
“夏日时光”,选自《波吉与贝斯》(1935)
奥尔加·佩列佳特科/女高音
爱文德·加尔伯格·詹森/指挥
深圳交响乐团
*节目顺序及演奏者以现场为准!
演出曲目
1. 安东·德沃夏克
狂欢节序曲(1891)
2. 莫里斯·拉威尔
《茨冈狂想曲》(1924)
约瑟夫·什帕切克/小提琴
3.叶小纲
《湾区鹤鸣》,为马林巴与乐队而作,作品104号(2024)
2024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委约作品(世界首演)
余乐/马林巴
林大叶/指挥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4. 叶小纲
“旱天雷”,选自《广东音乐组曲》作品51(2005)
5. 贾科莫·普契尼
“啊!我亲爱的爸爸”,选自《贾尼·斯基基》(1918)
查理·弗朗索瓦·古诺
“我要生活在幻梦中”,选自《罗密欧与朱丽叶》(1867)
奥尔加·佩列佳特科/女高音
6. 赵聪
琵琶协奏曲《丝路飞天》(2014)
赵聪/琵琶
7. 文森佐·贝利尼
“圣洁的女神”,选自《诺尔玛》(1831)
乔治·格什温
“夏日时光”,选自《波吉与贝斯》(1935)
奥尔加·佩列佳特科/女高音
爱文德·加尔伯格·詹森/指挥
深圳交响乐团
*节目顺序及演奏者以现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