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0755-8284-1888
演出购票
Performance ticket purchase
首页 > 演出信息 > 全部演出
演出购票
Performance ticket purchase
贵阳交响乐团音乐会 深圳站
  • 演出:贵阳交响乐团
  • 主办:贵阳交响乐团
  • 时间:2014年05月10日 ( 星期六) 20:00
  • 地点:深圳音乐厅二楼演奏大厅
  • 票价:VIP、280、180、100元
说明:
  • 1.2米以上或6周岁以上儿童(凭身份证)凭票入场,其他儿童谢绝入场
  • 一人一票
  • 喜乐会会员网上购票九五折优惠,观众网上购票九八折优惠。
  • 项目简介

乐团介绍

    贵阳交响乐团(贵阳爱乐乐团)成立于2009年2月19日,它是全国唯一一家由独家企业注资的职业交响乐团,由贵阳市文广局与贵州省大型零售企业“贵阳星力百货集团”共同支持组建,实为民办公助,由贵阳市委、市政府提供音乐厅、排练厅、办公场地等,而且每年还注资300万元人民币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星力集团每年向乐团投入2000万左右的资金。
    乐团自成立以来,得到了业内众多音乐家们的帮助。乐团在有着良好的机制优势和人性化的管理下,四年来在艺术质量以及在职业化道路进程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乐团各种形式的音乐会演出已达三百余场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平均每年演出80场以上。目前,乐团已经聚集了八十多位海内外优秀音乐人才,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朝气蓬勃的音乐团队,将一如既往的为广大的音乐爱好者们奉献上精彩纷呈的音乐会,给贵阳这个“避暑之都”披上五彩的光环,让贵阳交响乐团这颗音乐的种子,在贵阳这块多民族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们谨向在贵阳交响乐团成立以来对我们有过帮助的各位音乐家和广大的听众表示真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感谢!

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本场指挥——陈佐湟
    陈佐湟生于中国上海。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同年经小泽征尔先生推荐赴美国坦格乌德音乐中心及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学习,1982年获音乐硕士学位,1985年获密西根大学颁发的第一个乐队指挥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音乐艺术博士。
    1987年,陈佐湟担任中国中央乐团指挥,并带领乐团赴美国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二十四个城市进行了访问演出。此后,他又带领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及布达佩斯爱乐乐团、汉堡青年交响乐团等在欧洲、美洲和亚洲成功地进行了十多次巡演。 
    多年来,陈佐湟还应邀赴欧洲、美洲、拉丁美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担任三十多支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其中有: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布达佩斯爱乐乐团、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古本江乐团、海法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乐团、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冰岛交响乐团、斯塔凡格交响乐团、坦格乌德音乐节乐队、科罗拉多交响乐团、弗吉尼亚交响乐团、太平洋交响乐团、阿拉巴马交响乐团、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哈拉帕交响乐团等;在亚洲,还有香港管弦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及釜山爱乐乐团等。陈佐湟多次应邀担任国际音乐比赛评委。
    在多年的国际音乐活动中,不仅陈佐湟热情、严谨、富有魅力的指挥艺术受到各国听众及音乐家们的赞赏和好评,他向世界各国听众推荐中国交响乐新作及演奏演唱新人的不懈努力,亦获得人们的普遍的敬重和赞扬。
    自80年代始,陈佐湟曾出任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指挥;美国威切塔乐团音乐总监(1990年-2000年);美国罗德岛爱乐乐团音乐总监(1992年-1996年)。1996年,陈佐湟参加了组建中国交响乐团,并出任该团首任艺术总监(1996年-2000年);2002至2006年陈佐湟还担任墨西哥UNAM爱乐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04至2008年担任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2006至2010担任韩国仁川爱乐乐团艺术总监。
    陈佐湟现任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
    
钢琴独奏——居瑾
    居觐于2002年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以精湛的演奏艺术夺得铜奖,轰动国际乐坛。此后居觐的演奏艺术更臻成熟,并同美籍韩裔小提琴家萨拉·张一起被意大利米兰时报评为“东方之星”。著名乐评家Bernard Lee于英国《谢菲尔德邮报》发表评论,盛赞居觐:“我们见过不少演奏技巧华丽、富有戏剧性的青年钢琴家,然而居觐不但具有这些特质,而且还有一位艺术家必备的所有风范。居觐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令人晕眩的技巧、强烈的自信以及沁入心脾的感染力令人震撼”。德国《艾森邮报》的乐评称她为“东方的阿格里奇”。
    居觐出生于上海一个音乐家庭,其父居其宏是著名音乐理论家。她4岁学琴时即显露出优异的音乐天赋。9岁时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录制曲目并向世界播送。11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师从杨峻教授,直至取得硕士学位。16岁时作为特邀演员在92’国际贝多芬音乐节中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出了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引起国内乐坛注目。
    居觐曾在罗马尼亚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台湾雷协悌斯基第一届国际钢琴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并于南非“UNISA”国际钢琴比赛、英国贝多芬钢琴比赛、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比赛等国内外重要钢琴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居觐的艺术足迹遍布五大洲。曾先后与英国BBC交响乐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比利时室内乐团、挪威奥斯陆交响乐团、约翰内斯堡爱乐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英国北方皇家青年交响乐团、新西兰奥克兰交响乐团、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乐团等多个意大利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澳门交响乐团、台湾省立交响乐团等国内外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中外钢琴经典文献。多次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录制节目,她与英国BBC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多次在英国BBC及美国国家广播电台播放。频频应邀在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厅如柏林爱乐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布鲁塞尔爱乐音乐厅、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米兰威尔第音乐厅、佛罗伦萨佩尔戈拉剧院、曼彻斯特水桥音乐厅、底特律密歇根大学音乐厅、华沙肖邦音乐厅、南非UNISA大学音乐厅、新西兰奥克兰Aotea艺术中心中演奏。其演奏被英国BBC、美国NPR、比利时国家电视台、意大利古典音乐台及电视台、梵蒂冈国家电视台、新西兰国家电视台、日本NHK国家电视台等多次转播。
    她录制的德彪西12首钢琴练习曲专辑,获得意大利多个五星唱片奖;与澳门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协奏曲《黄河》获2008年中国十大最佳唱片奖,为意大利Multigram唱片公司录制的DVD个人专辑已于2009年圣诞节在全球出版发行。
    居觐于2001年7月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获硕士学位之后,9月赴英国曼彻斯特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师从Martin Roscoe,并于次年以优异成绩获得该院最高演奏家文凭及金奖牌。后在意大利著名的“IMOLA”国际钢琴学院随Franco Scala、Lazar Berman及Boris Peterushansky继续深造,同时在Stefano Fiuzzi指导下获得早期钢琴演奏文凭。
    居觐现旅居意大利,任教于伊莫拉国际钢琴学院,并频繁在世界各地举行音乐会及钢琴大师班。2009年10月,她应教皇本督十六世邀请,在梵蒂冈纳尔维音乐厅为教皇及5500名听众举行独奏会,成为继米开朗基利之后22年来惟一受邀的钢琴家。之后教皇发表讲话,称赞居觐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有一颗洁净的心灵,所以她演奏的音乐有引发人类灵魂向上的力量。
    2010年7月,居觐成为世界著名MDG唱片公司旗下签约艺术家,计划在未来5年内推出她的系列专辑,第一张舒曼专辑已于2011年3月在全球出版发行,国际钢琴界好评如潮。
    2012年,居觐因唱片《Beethoven,Schubert,Czerny:Piano Music》,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成为继郎朗第二位获此国际殊荣的华人钢琴艺术家,她获得的是年度独奏录音奖(19世纪)钢琴类。 

演出曲目


叶彦辰        碧塔海之晨  
拉威尔        G大调钢琴协奏曲 
马勒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

曲目以演出当天为准!

曲目介绍


《碧塔海之晨》       叶彦辰
    碧塔海,云南海拔最高的高原湖泊,位于云南省西北香格里拉,居住着各种珍稀鸟类,四季景色静谧怡人。作品则是描写了作者流连于此地的感受。  《碧塔海之晨》由两个不问断的乐章组成:1、晨霭2、风雨狂舞风景描绘形象生动,自然气息浓郁,至始至终充满了青涩而神秘的幻想色彩。这部具有“罕见可听性”的现代音乐作品,承载于仅仅只有三个音的动机之上,有着简约的和声色调,丰富细腻的配器色彩。作者并没有狭隘的追寻新式音乐技法,在轻灵玄妙的景致描绘中更加注重通过音乐修辞与素材的充分发展来塑造作品中的精神能量。而这些简洁朴实但富有张力的音乐素材描绘出唯美风景水墨画的同时更唤起了人们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渴望。这比表现主义少了恐惧,比印象主义多了一丝宣泄与信仰,更是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喧嚣中的人们带来了震撼心灵的共鸣;体验喧闹以外的淳朴与自然的同
时引入反思:生活中最美丽最珍贵的其实仅仅是清新的自然和心灵的自由。


G大调钢琴协奏曲     拉威尔
    拉威尔是一位既古典又时尚的作曲家,这首《G大调钢琴协奏曲》是拉威尔以古典协奏曲形式写成的,是一首轻松灿烂的嬉游曲,明快辉煌、充满着异国情调。  整部作品每个乐章都独具个性,主题散发出金光灿烂的色彩,慢乐章极富幻想色彩,伴奏是三拍子慢速的华尔兹风格,给人一种舒服摇荡的感觉。舒缓而优美的乐句,让人神经放松,感情得到释放,宛如一首流畅的夜曲。末乐章在一段类似西域风情的旋律中略带着爵士味道,运用爵士乐的表现手法,在轻巧而妙趣横生的回旋曲中将全曲达到光彩夺目的高潮,将美国爵士乐元素融入法国古典音乐中,这是拉威尔最吸引人的创意。
    《G大调钢琴协奏曲》成为拉威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本世纪钢琴协奏曲中演奏次数最多的佳作之一,被后人誉为“精湛的嬉戏性”杰作。此作品自首演后,就是一热门曲目,此后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上,且保持着持久不衰的地位,许多钢琴家都乐于一试这首20世纪数一数二的钢琴协奏曲。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    马勒
    这首交响曲作于1888年,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任指挥之时,1889年11月20日由马勒自己指挥布达佩斯爱乐乐团,以“交响诗”名义首演。原创作时有标题,“第一部分:青年时代,花卉,果实,荆棘”。这一部分又分为3段,马勒自己的说明为:""1.春日天涯,引子和舒适的快板,引子描写大自然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2.采花,柔板;3.满帆,谐谑曲。”“第二部分:人间喜剧”,分为两段,标题分别为“1.搁浅,卡洛风格的葬札进行曲,启发作曲者创作的外因是一幅讽刺画《猎人的送葬行列》,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中的插图,奥地利的孩子们全都知道它。一群森林动物抬着去世猎人的灵枢送往墓地,兔子拿着小旗,走在它前面的是一队波希米亚音乐家,猫、蟾蛛、乌鸦等为他们伴唱,牡鹿、鹿、狐狸及森林中其它飞禽走兽尾随送葬行列,作出各种令人发笑的姿态。作曲者的意图是使音乐交替表现讽刺性的欢乐和不可思议的阴郁。紧跟在它后面的是: 2.来自地狱,表现一个受严重创伤的心灵的一声突然的绝望呼喊。”马勒后来抛弃了这个说明,他声称这标题和说明材料是“在作品写好后加上去的,我之所把它们弃而不用,不仅因为我发现它们完全不恰当,甚至不十分正确,而且还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它们曾如何把听众引人歧途。”“在第三乐章中,我的确是直接受著名儿童画《猎人的送葬行列》的启发。但在这里,表现的内容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应该表现的那种气氛。第四乐章便是从这种气氛突然一跃而出,仿佛是乌云背后出来一道闪电。这只是受严重创伤的心灵在经历了送葬行列的阴风惨惨和愁云密布的压抑情绪之后发出的一声呼喊。”

Apr 2025
SMTWTFS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 暂无演出
喜乐会
music lovers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场地预定:
0755-8284-1813
  • Address /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一路2016号
  • E-MAIL / szyyt@shenzhenconcerthall.com
Copyright © 深圳音乐厅2019 粤ICP备05008197号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ancheer
票务热线:0755-8284-1888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