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方锦龙、本條秀太郎 、元梛瓊等人
主办:广州方锦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间:2016年01月11日 ( 星期一) 20:00
地点:深圳音乐厅五楼小剧场
票价:VIP、380、280、80元
- 1.2米以上或6周岁以上儿童(凭身份证)凭票入场,其他儿童谢绝入场
- 一人一票
- 喜乐会会员网上购票九五折优惠,观众网上购票九八折优惠。
- 项目简介
首届方锦龙·深圳(福田)民族民间音乐周
“本项目由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节目介绍:“首届方锦龙·深圳(福田)国际民族民间音乐周”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高规格国际盛事。音乐周期间,举办含开、闭幕式在内的各种主题音乐会,重点为世界一切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多种表现形式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提供广阔的舞台。
音乐周期间,以方锦龙作为「领军人物」,盛邀日本三味线泰斗级大师本条秀太郎,韩国奚琴大师元梛琼,古琴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打击乐演奏家徐德梁、三味线演奏家本条秀五郎等顶级的音乐家相聚深圳。同时本土原生态演奏、演唱会专场,大师论坛也会有精彩呈现。
个人简介
一、中国国乐艺术家:方锦龙
中国国乐艺术家、乐器收藏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国乐“四大天王”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琵琶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艺术研究所“锦龙音乐工作室”艺术总监;2001年他缔造了“芳华十八”时尚国乐团。从艺36年来,代表军队和政府出访欧、美、亚、澳、非洲逾三十多个国家:在芬兰“赫尔辛基世界艺术节”、日本“丝绸之路音乐会”、“奥地利传统音乐节”、“法兰西中国年”、“俄罗斯中国年”、“挪威中国节”等国际艺术交流中展示中国音乐。在国内外举行了《方锦龙琵琶音乐会》、和《寓乐于乐》、《丝竹禅境》等主题的国乐巡回讲学;策划、指挥过多场民族交响音乐会。1987年,他与作曲家肖江合作的大型琵琶协奏曲《静夜思》在首届“中国艺术节”获得“金杯奖”。
方锦龙还成功地进行了五弦琵琶的改良,在理论和演奏技法上都有独树一帜的创新,取得了“盘龙琴轴”实用新型等设计专利。
2013年方锦龙作为深圳福田文化大使,成为继郞朗、王鲁湘、易建联、孟京辉、聂卫平、印青之后深圳福田区引进的第七位文化体育界名人,并在深圳音乐厅举办了近二十场《礼乐--方锦龙和他的朋友们》--顶级大师国乐鉴赏系列音乐会。
2014年6月25-7月25日,受邀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琵琶收藏专题展演--《琵琶的前世今生》,该创下了国内同类展览中品种最多、档次最高、观展人数最多、以及展期最长等多项纪录,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2014年10月方锦龙将《琵琶的前世今生》专题展带到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乐器展览会--“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上,使民族乐器之王走向国际。
方锦龙立足国乐、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承传,被誉为“以无法为有法,惟独秀于诸家”的民族音乐家。2016年1月,首届“方锦龙·深圳(福田)国际民族民间音乐周”上,《东方乐·礼福田》--中日韩殿堂级大师音乐会、《南中国的世界风》、及《方锦龙和他的芳华十八》音乐周闭幕式专场音乐会将在深圳音乐厅等剧场盛情呈放。
二、日本三味線演奏家、作曲家:本條秀太郎
本條秀太郎为日本殿堂级三味線演奏家、作曲家、日本民族音乐促进与继承协会主席、日本民族音乐及现代日本音乐作曲家学会的成员、现代三味線音乐协会执委会委员、日本民谣及舞蹈基金会的名誉教授。他精通三味線的长歌(長唄)、端歌,、小唄及民謡,并以俚乐作为自己的音乐风格(俚奏乐是日本民族音乐的一个流派)。多年来,他在日本收集了大量的传统曲目,创作了新[端呗]曲风。他在日本及其他国家与众多流派的演奏家进行合作、巡回演出,传播东方音乐。
1983年本條秀太郎因其杰出成就赢得了“第4届松尾艺能奖”、“优秀日本民族音乐演奏艺术大奖”。1985年及1990年他因对年度艺术节做出的贡献获得"艺术节大奖"。
本條秀太郎还使用日本乐器进行现代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创作活动。出版了《散华》、《海照》、《化转》、《三弦》等个人专辑。在演出之余,本條秀太郎创办了本條学校、资助"本條秀太郎之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民族歌曲和民族文化的推广工作。
三、韩国著名奚琴演奏家元梛瓊(Won, Nakyung)
奚琴是胡琴的前身,源于中国,是唐末北方西奚族所用的一种弦乐器,传到朝鲜半岛后,其名称、形制和外观,均被韩国作为传统的弦乐器沿袭和使用。
韩国著名奚琴演奏家元梛瓊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深受大岑演奏家父亲和奚琴演奏家母亲的影响,她以伽耶琴入门,接触了多种音乐,后在国立国乐学校和首尔大学专攻了奚琴专业。她的演奏技巧和对音乐的表达纯熟而丰富,弓弦伸缩之间蕴含着无限的力量和赋予空间深度的音色。作为专业演奏家,元梛瓊活跃在传统音乐的演奏及创作领域,在国内外各种音乐节庆活动中独树一帜!
四、古琴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
刘扬出生于古琴世家,现任中国琴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兼乐器制作委员会理事和专家委员、广陵琴社副社长、“刘少椿琴馆”馆长。他作为顾问受聘为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学校,担任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古琴文化首席专家、陕西省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务。
刘扬先后师从祖父古琴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刘少椿、母亲刘蓉珍及古琴广陵琴派第十一代传人梅曰强学习古琴,深得广陵琴派真传。在继承广陵琴派“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相济、音韵并茂”十六字风格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其演奏风格是注重偏锋的弹法,做到“重而不破,轻而不虚”,行风自如,厚重沉雄,豪放劲健,沉着中见旷达。他的弹奏,刚柔相济,音韵并茂,风格鲜明。主要代表作品有:《樵歌》、《梅花三弄》、《忆故人》、《渔樵问答》、《山居吟》、《平沙落雁》、《阳关三叠》、《孔子读易》、《酒狂》、《良宵引》等诸多首曲目。2008年11月,刘扬获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在教学之余还撰写了《广陵琴派的演奏风格与特点》及《广陵琴派的古琴教程》等文章及古琴培训教材。
五、打击乐演奏家徐德梁
著名打击乐演奏家、上海音乐家协会流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流行音乐先驱者、著名《木结构乐团》创始人。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因学习电影而走入到音乐里,后在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八十年代初进入到专业团体后,转为打击乐。当初的演出行业基本是以港台歌曲而风靡全国,这也促使他在音乐道路上不断吸取营养,为自己的将来奠定了深厚的音乐基础。
三十年来,随着中国音乐的巨大变化,他从研习古典音乐,进入到流行、摇滚、爵士、拉丁、西班牙的Flamenco以及中东西亚的音乐。是国内不可多得的集打击乐演奏与梵呗吟诵为一体的音乐人。
六、日本三味线演奏家:本條秀五郎
本條秀五郎出生于名古屋,师从著名日本三味线演奏大师本條秀太郎,演奏俚奏樂、小曲、地方民間歌曲和現代民族歌謠等,並取藝名為本條秀五郎。
他是NHK日本傳統音樂技能培養會第44期的优秀畢業生,目前任本條流派日本三味线音樂學院講師。曾在東京、名古屋等地舉辦過日本三味线个人獨奏音樂會。在日本各地的電視台、廣播節目中也经常有精彩的演出。
1995年參加松下公司舉辦「哈姆雷特」公演的演奏。
1998年參加國際交流基金「中東巡回演奏會」的演奏。
2008年參加「國民文化節茨城」的演奏。
2015年在韓國參加「韓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紀念」的演奏。
七、琵琶制作传承人、民族乐器制作名师:曹卫东
曹卫东,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制作委员会理事。1987年毕业于北京乐器制作学校,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乐器的设计制作、以及音乐理论与演奏。毕业后进入北京民族乐器厂,师从于我国著名琵琶制作大师满瑞兴先生、制琴名师张守义先生、孙庆堂先生学习琵琶、柳琴、胡琴、古筝及古琴的制作。
曹卫东于1992年成立了乐器制作工作室,期间与众多的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合作,在琵琶的制作、音色、音质及手感、均衡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提升,形成了独有的形制与风格。曹氏琵琶因此被国内外众多的演奏家作为音乐会指定用琴。如: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杨靖共同研发的高音、低音琵琶;与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吴玉霞开发的既富有古琵琶的风韵,又包含了现代音乐元素的古式琵琶,2013年03月,吴玉霞持此琴在国家大剧院进行了首演;还有根据中国广播艺术团琵琶首席陈音创作的曲目《山之舞》、《西风词》的曲风、意境制作的同名系列琵琶。
曹卫东还非常重视与国外的艺术交流,他2013年创作的燕尾古式琵琶,被美国芝加哥大学蔡久迪教授立项研究,并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琵琶教师兰维薇于2014年06月01日在芝加哥大学斯玛特美术馆其个人专场音乐会中使用;制做的明式琵琶在作曲家姚晨《琵琶弹戏---西厢记两折:惊艳》首演中,惊艳亮相。
值这次首届“方锦龙·深圳(福田)民族民间音乐周”之际,他与国乐艺术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锦龙共同研制了名为“东方锦龙”的仿唐五弦琵琶,力图在形制上最完整地保留原有的华美风格,以最纯净的音色再现盛唐风韵。
我们希望,曹氏琵琶不仅是专家用琴,更能够走近国人、走出国门,成为爱乐者、鉴赏家、收藏家的挚爱珍品,留传、流芳!
演出曲目
一、中方
1、琵琶古筝二重奏:『春江花月夜』 6’23 明清古曲
曲意:又名《浔阳夜月》、《夕阳箫鼓》,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与月亮有关的乐曲最富诗情画意的当数此曲。《春江花月夜》就像一幅山水画卷,把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水波涟漪、花影轻移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首由静而动、在优美的景色中寄托情感的作品。
2、五弦琵琶:『春雨』 5’50 作曲:文博
曲意:此曲运用了传统琵琶“文套长于表情、武套长于状物”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的江南雨景。第一段“表情”、第二段“状物”、第三段将前面两种特点交织重现,用挑音、勾弹、三指轮、扫轮、满轮等指法,有层次地展现了从雨滴、朦胧小雨、细风斜雨至倾盆大雨的不同形态,以及由此给听众营造的别样的内心体验。
3、七弦琴写意:『梅花三弄』 9’38 作曲:东晋桓伊
曲意: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全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因泛音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4、琴箫二弄:『忆故人』 10’30 作曲: 东汉蔡邕
曲意: 又名《山中思故人》,曲调委婉深情,表现了主人翁空山月下徘徊时沉吟、思念故人之情。「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西塔尔和印度鼓:『菩提树下』 4’38 原创
曲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两位演奏家尝试用印度的乐器解读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顿悟瞬间,乐曲有思索、有开悟、有人间大爱和异域情怀。
6、『十面埋伏』 6’05 古曲
曲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是琵琶武曲的巅峰之作;她用叙事的手法完美地描绘了名闻遐迩的楚汉之战,用琵琶的特殊音效再现了古战场的壮烈。在各类的音乐会中,《十面埋伏》都是最受欢迎的琵琶曲之一。
二、日方:
1、三味线与琵琶:『歌垣』 歌垣 5’55 本条秀太郎于1990年作曲
曲意:很久以前,热恋中的情侣在叙说对彼此的爱恋时,会将燃烧的爱之火焰深藏在彼此的心中,以豁达开朗的恋歌方式表露心迹,歌垣的恋心和追求卓越伴侣的心会融汇在一起。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亦然,这里,我以此曲感念永远能与地球共存、并关爱大自然的 “人们”!
2、吟唱:『收割小调』 刈干切呗 4’06 本条秀太郎2001年根据日本同名民谣改编
曲意:本曲改编自宫崎县高千惠的地方民谣,是农忙收割时劳动的歌曲。农民收割晒干的粮草来作为冬季马草使用。
3、三味线重奏:『花的诗歌』 花の风雅 4’18 本条秀太郎作于1995年
曲意:使用日本三弦的重奏来表达江户时代隅田川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暴雨骤停,透过滴答的小雨仿佛能听见远处传来祭祀礼乐的声音。游船在纳凉船阵中穿梭,江上烟雾缭绕…最后,人们搭乘着汽车或火车从江户时期穿越到现代的隅田川。
4、『月亮船』 月の舟 4’38 本条秀太郎于2001年创作
曲意:本曲由童笛模仿竹笛婉转亮丽的音色,表达闪耀着万丈光芒的 “月亮船”在光明和黑暗中自由穿梭的意境。
5、三和胡琴:『雪月花』 花鸟风月 4’08 古曲
曲意:用日本独特的音乐语汇描画了花鸟风月、表达了自然的美。月圆花好,最美是秋月,意念之中,“月”是“无色的风”,她轻轻穿过有着别名拂袖草之称的“薄之湖”,依稀有幽远笛声从月光菩萨的指尖溢出。
三、韩方:
1、『奚琴散調』 지영희류해금산조 8’~15’ 作曲:池瑛熙流
曲意:散调是一种器乐独奏曲,起源于韩国南部地区盛行的叫作“Sinawi”的萨满音乐。散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
2、『絃樂靈山會上』 현악영산회상중하현도드리 5’ 下絃還入
曲意:这是朝鲜时代房中乐(即室内乐),散发非常神秘和优雅的情感。
3、『阿里郎』 긴아리랑 5’ 根据同名民歌改编
曲意:阿里郎』(Gin Arirang)是一支首尔-京畿道的传统民歌,旋律风格华丽,善用装饰音。
4、『阿里郎』联奏 아리랑연곡 7’~10’ 根据同名民歌改编
曲意:阿里郎是在韩国各地普遍流行的民歌。此曲是不同地区演绎的各种《阿里郎》的连奏。
5、『悲』 비 5’~8’ 作曲:金泳
曲意:曲作者去韩国各地采风、收集了各种表达悲伤情感的曲谱,然后使用弱音拍节奏重新谱曲。
6、『千年萬歲』 천년만세 5’~10’ 朝鮮後期(18世紀) 宴禮樂
曲意:Cheonnyeon Manse即“千年万岁”的意思,由三个篇章组成:‘Cheon’指“千”,‘Nyeon’指“年”。,Man’可以被定义为“万”,而‘Se’是“永远”的意思。此曲自朝鲜十五世纪世宗大王以来流传至今。『千年万岁』也是房中乐,为朝鲜的贵族及上层社会人士演奏,多在国王和王后的寿宴、皇储登基、及招待海外使臣的庆宴等隆重场合演奏。
注:音乐会不少于90分钟,具体曲目和顺序以演出当天为准。
S | M | T | W | T | F | S |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暂无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