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讲堂:德奥交响曲的转型----勃拉姆斯与布鲁克纳
- 演出:主讲嘉宾:杨燕迪
- 时间:2010年11月14日 ( 星期日) 15:00
- 地点: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
- 票价:免费(在本网站申请成功者每人获赠两张演出票)
说明:
- 非儿童专场,1.2米以上或6周岁以上儿童(凭身份证)凭票入场,其他儿童谢绝入场
- 项目简介
杨燕迪,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教授(博导),上海音协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全国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全国音乐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先后于1983年、1986年和1994年获得学士、硕士(导师谭冰若教授)和博士学位(导师钱仁康教授)。曾留学英国(1987-1988),并在美国(1993-1994,1999)和德国(2002)进行学术研究和考察。发表著译逾200万字,包括《音乐的人文诠释》(音乐文集)、《乐声悠扬》(音乐散文集)、《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编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合作译著)、《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译著)、《音乐史学原理》(译著)、《作为戏剧的歌剧》(译著)以及各类论文和评论文近二百篇。另主编论著和审校西学中译论著多种。论域涉及音乐学方法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歌剧研究、音乐批评与分析、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等多个专门化领域。曾获得国务院、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的多种荣誉称号和奖励。
讲座简介
19世纪下半叶,随着音乐厅文化的全面成熟和古典曲目标准的建立,作曲家必须以自己的高质量创作与前人的经典相抗衡。在这其中,勃拉姆斯以对主题-动机内涵的细致加工和丰富而逻辑的和声色彩继续并转化了古典交响曲的传统,使交响曲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承担和情感-思想份量。布鲁克纳则以自己独特的宗教情怀,使交响曲成为了上帝形象与彼岸理想的世俗性赞歌。